生活指南網站 wikiHow 指出,每人平均一天會說上 6000~7000 個單字,在更年輕的族群上,這項數字可能會達到 2 倍之多。我們的生活充盈著字彙,卻鮮少考慮到遣詞用字的影響。賓州大學華盛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約拿.博格(Jonah Berger)就寫了一本書,作為語言影響力的指引 ——《如何讓人聽你的》。
世界經濟論壇(World Economic Forum)的〈2023 年未來工作報告〉(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3)指出,到了 2027年有 60% 的工作者需要進行「再訓練」。顧問公司麥肯錫(McKinsey & Company)在今年的報告提到「未來的學習趨勢,有 80% 以上是針對軟實力」,如溝通、創造性思維等,掌握說話技巧的重要性可見一斑。
在生活中選擇不同的文字、說法,可以發揮不同的影響力,博格在書中強調,若能篩選字眼說話,可以幫助我們說服他人、增進溝通效率、達成所想要的結果。 以下介紹 3 種博格所提到的作用原理,你也能用細微的調整,發揮不容小覷的力量。
界定身分認同,讓身上的標籤去行動
同一件事採用不同說法,效果就會大相徑庭。思考以下 2 種形容:「A 會去慢跑」和「B 是個跑者」,A、B 哪個聽起來更喜歡跑步呢?2 句話最大的差別是 慢跑(動詞) 跟 跑者(名詞) 。 慢跑 給人的感覺是短效性的、是浮動狀態的敘述,不一定會是持續性的狀態; 跑者 的形象則會明確定位這個人的喜好。
利用身分認同的敘事方式,就有形塑他人觀感的效果。例如 我喜歡待在家 和 我是宅女 ,後者用了 宅女(名詞) ,就像貼上標籤,把人歸到某個群體中,讓人相信「宅」是存在於個人本性的一部分。
此技巧也可以用在各場合中助你一臂之力,如 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? 替換成 你可以當我的小幫手嗎? 感覺大不同,有了身分認同的契機,就會敦促人們擁有動機按照框架行事。
祭出身分認同的力量,還可以幫助自我約束,同樣都表示拒絕,但如果把 我不能 改成 我不要 更可以抗拒誘惑。例如 我不能吃炸雞 代表受制於某些理由而無法得償所願,而 我不要吃炸雞 則是根深柢固的態度,隱含著自己對於主控權的期待。
能透過語言說服別人幫忙、約束自我,建立身分認同的對話技巧也有需注意的地方。當自己陷在負面的狀況中, 我是失敗者 和 我失敗了 的語境就截然不同,如果給自己貼上失敗者的標籤,恐怕就會落入自我苛責的窠臼。我們可以利用身分認同來管理期待,在適當的時機使用對的語言。
擔心行銷貼文在社群淹沒?用「你」蓋一座燈塔!
在進行廣告行銷時,試想同一篇貼文,有以下 2 個標題: 投資的 3 個妙招 和 你一定要會 3 個投資的妙招 ;後者的點閱成效會更為成功,因為使用了代名詞的「你」會增加讀者的參與感,讓人覺得這是跟自己切身相關的資訊,也更願意點進去看。不要擔心貼文會石沈大海,在平台上用標題和群眾對話,更能吸引注意力。
但是「你」的用法其實也有暗地將矛頭指向他人的意味。例如 你餵過狗了嗎? 跟 狗狗吃過晚飯了嗎? 這 2 句話,如果加上「你」,就貌似先入為主的指責對方沒餵。實際運用上,會在客服網站上避免使用「你」,以防帶給顧客反向歸咎責任的感覺,感受一下這兩句的區別: 如果印表機無法正常運作 和 如果你無法讓印表機正常運作 ,後者像在暗示如果印表機不能用就是顧客的錯。
判斷使用「你」的時機取決於「對方要為這句話負責到什麼程度」,社群貼文是希望對象參與其中,但客服問題則要客觀地假設產品狀況。「你」的使用與否,除了引人注意與立場表示,還暗示了誰該負起責任。
少說規避語、多說確定詞,自信表達提高正面影響力
措詞的細微差異可以改變他人觀感,語言中的氣勢能夠為你助陣,讓聽眾更容易被說服。首先要先少說規避語,例如 或許、有可能、似乎 等;規避語會弱化溝通的力度,也代表著缺乏自信,才會用模棱兩可的語彙來表達自己的不確定。此外,在溝通中更無濟於事的就是猶豫不決,如 喔、呃、嗯 這類填補贅詞,不僅聽來吞吞吐吐,還會造成自身的信任度降低。
如果想要再強化自己的說服力,就要多使用「確定語」,例如 絕對、肯定、保證 等,透過語言循循善誘他人相信自己、進而配合,充滿自信的發言也會讓聽眾更願意追隨。
參考資料:《如何改變一個人》,時報出版、Fast Company、WFC、McKinsey、wikiHo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