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林榮賜的學經歷,大概很符合外界對資訊工程人員養成的想像。交大資工所博士,一路從中華電信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做到執行副總,兼任中華電信研究院院長。他說,大學時候讀到台灣鄉土文學論戰,兩派在打筆仗,同一個主題,不同的人論述角度完全不同,啟發他用更多元、系統化的視角去看事情。
Q1|身在資通訊產業,你怎麼看待閱讀和AI、GPT時代的資訊吸收?
資訊或知識的軸線可以分4個層次:資料、資訊、知識、智慧。最底層的是資料,第二層是資訊,接下來是知識,最後才到智慧。資料沒有意義,形成資訊才有意義,譬如說你用資料做成一張商業報表、天氣變化的溫度圖,這個是有用的資訊。再上一層是知識。知識本身有不同體系,例如科技的知識體系、商業的知識體系,最後才會成為智慧。
再談AI,AI可以幫你快速摘要、整理資料,它會越來越聰明,可以整理得很完整,但那是誰的知識?是它幫你整理的,不代表是你的,你還是要自己吸收、理解,所以我覺得人和AI最大的差別是,它幫你整理是它的,要變成你的,必須經過思考,讀懂。最後,把知識沉澱,跟自己的人生經驗結合,提出屬於自己的見解,才會成為智慧。
Q2|推薦給企業中高階主管的書?
毛治國的《管理》,毛前院長不是只待過學術界,也有很多政府的經驗,他在處理事情的時候,思考的角度跟高度完全不一樣。他講領導者就2件事:一是決策,二是執行。決策靠「見識謀斷」。見,是在事情還很小、還不鮮明的時候發現;識,透過很深的洞察力講出洞察,其實就是定義問題;把問題定義出來接下來要提方案,就是謀,像我們做幕僚工作,經常要提方案,最重要是破框思考,從不同角度提出可能的方案;斷,是判斷,例如決定用哪個方案。
關鍵在於每個人定義問題的角度不一樣。所以在工作上,如果領導者一開始沒把事情講清楚,最後就是各做各的。
【延伸閱讀】 毛治國的私房書單|管理學的「流行曲」太多,他如何辨識出經典?
Q3|推薦給從基層員工到晉升主管閱讀的書?
我是學工程的,沒學過什麼管理,等到當主管才思考怎麼帶人,跌跌撞撞,後來看到杜書伍的這本《將將》,我覺得寫到我的感受。舉個例子,工作分工,最大的盲點在哪裡?就是三不管地帶,每個人說我負責這個、你負責那個,旁邊掉球沒有人管,那叫做灰色地帶。他說,當大家都守住自己的一塊,誰主動跳出來管「沒人管的地方」,把大家連結在一起,這種人就是要培養的主管。
【影音導讀】 明明能力差不多,為什麼有的人更具影響力?|《影響力習慣》
Q4|什麼樣的書會讓你一讀再讀、反覆翻閱?
有些書,它的內容和你過去的經驗呼應、有共鳴,還能提出不一樣的看法,這種書我就會覺得非常值得看。我很喜歡《這一生,你想留下什麼?》,有一章在講同理心。
以前一些採訪,我曾經談過同理心,是「拉高一層來看全局,再下一層去看實務。」拉高一層是從老闆的角度想事情;下一層是去第一線了解細節。但這本書寫得更深,說要「理性的同理心」。方法很簡單,問自己:第一,這個決策,是你想做的嗎?第二,你真誠相信這樣做是對的嗎?接下來最關鍵,它跟你組織的使命感跟價值觀一致嗎?這一連串的提問,會讓你思考,我到底做這件事,應該不應該。
林榮賜的私房書單
1.《將將:打造將才基因2》
作者: 杜書伍
出版社:天下雜誌
出版日期:2022.08
2.《管理》
作者:毛治國
出版社: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18.08
3.《這一生,你想留下什麼?:史丹佛的 10 堂領導課》
作者:約翰‧漢尼斯(John L. Hennessy)
出版社:天下文化
出版日期:2018.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