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心慧第一次意識到時間,是在小學 6 年級的遠足課。前一天晚上興奮到睡不著,隔天見到同學很開心,但轉瞬間太陽西斜,學校公車已經返程。「從那個 moment(時刻)開始,我體認到時間稍縱即逝,我告訴自己絕對不要浪費時間,要把生命拿來做有意義的事。」
時間管理對唐心慧而言,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。她在 14 歲就帶著小 2 歲的弟弟生活在國外,「要唸書、煮飯、打掃,適應新文化、學習新語言,還要玩!」每一件事都很重要,沒有能捨棄的,但每個人又只有 24 小時,想全部做到,就必須懂得時間管理。
【延伸閱讀】唐心慧談決斷力的養成!告別迷航人生,踏上屬於你自己的路 | 新書對談《人生有所謂,決斷無所畏》
比方說,什麼時間適合排什麼活動,很多事情都是嘗試中學習。「有的時候,別人的方式不一定適合你。」唐心慧是晨型人,早上特別有能量,頭腦很清晰,所以她就不會把談判、重要會議,策略思考放到晚上。但這不代表你也要變成早鳥,必須自己去嘗試,了解自己的身體、喜好和目標,慢慢融進生活裡。
時間管理最大的魔鬼是自亂陣腳,沒有主軸,忙了一天也可能一事無成。
急事也要跟其他急事比,待辦清單才不會亂
最重要的一件事是「不要跟著事情跑」。廣告業界流傳一句話「計畫趕不上變化,變化趕不上客戶一通電話」,似乎廣告人只能跟著客戶跑。
但唐心慧認為,你要 in control(一切都在掌控之中),「時間管理最大的魔鬼就是自亂陣腳」,做事要有主軸;失去主軸,就會忙了一天卻一事無成。
主軸就是知道自己該做什麼。唐心慧有一張待辦清單,把一切該做的事分門別類。比如 5 位客戶共有 10 項專案,每個專案又包含哪一些任務,這些任務彼此的關係是什麼,逐項列出。每天下班前,做完的事情劃掉,這樣隔天早上該做什麼,一清二楚。
而有了這張清單,就不會被緊急的事牽著走!因為它再急迫,加進來時,都必須和其他的事項一起比較。在所有任務中,優先度排行第幾?比如它可能第 3 緊急,那前面就還有 2 件更十萬火急的事情,沒做完就不必考慮臨時事項。
另外,唐心慧提醒,這張清單不只有工作的事項,還包含人生的目標,「時間是不能分割的,任務只能交錯進行。」把所有想做的事情寫出來,才能避免衝突發生。「人總以為自己能記住所有事情,但實際上你會發現,如果沒有列出完整清單與梳理計畫,事情或細節肯定會有所遺漏也無法超前布局。」
每天空出一小時,有吸收才有更新
另外,對高階主管而已,能不能看見未來,決定組織的成敗。而許多經理人工作一忙,就忘了抬頭看世界的發展。唐心慧自己每天會空出一個小時,專門閱讀和思考。「有時候跳脫忙碌的工作,有意識地適時把自己放空,才能有空間思考和學習,」要有足夠的 input(學習),思考才會 refresh(更新),才可能看見企業缺的拼圖。
以數位轉型為例,它不是今天做,明天就變。企業要孵化新文化、新技能,有時候必須等待新科技誕生。所以經理人不能總是看提案、讀財報,要多閱讀。當你對一件事情的變化脈絡有清楚的認知,就知道「很多事情是急不來的」。不能急的事,就耐心等待時間發酵;只要不急躁,時間就站在你這一邊。
不過,一些經理人可能會抱怨,每次在行事曆上留白,部屬反而把它當作門診時間,最後還是很難有自己的時間。唐心慧解釋,心愈軟,愈負責的主管,愈會有這種問題。她也一樣,剛來電通集團時,堅持早上 9 點前不開會,因為 6 點到 8 點要運動。但後來太多會議安排在 8 點半,最後只能改成周末鍛鍊。
「沒人想這麼早約會議,一定是真有需要才來約會議,」唐心慧這麼幫部屬想。直到有一天,她醒悟「空白的一小時」又不是拿來睡覺,公司的未來應該擺在所有事物之前,才慢慢堅持,「有堅持才會形成慣性。」她也開玩笑地說,而且一個小時不開會,多半也不會怎樣。有時候沉澱一下,會發覺事情沒那麼嚴重。
因為疫情,這幾年幾乎所有人的時間都大亂。唐心慧也是,起初幾個禮拜,工作和生活幾乎分不開,常常開會到下午 2、3 點,血糖太低才發現,自己沒吃午飯。但說穿了,就是吃飯沒有紀律。以前都是看同事開始走出辦公室,才知道午餐時間到了。現在沒人提醒自己,就把「午餐」排進行事曆!
不只工作,吃飯、睡覺都要有紀律。老天爺最公平的,就是每個人一天都只有 24 小時。有紀律,才能成就愈多,人生就愈有深度,也才不枉此生。
唐心慧
畢業於紐約大學(New York University)行銷管理學系。現為電通行銷傳播集團台灣執行長。著有《人生,我選擇「以上皆是」》《人生有所謂,決斷無所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