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間精密測量儀器公司上班,隸屬於業務部門。當時的我,認為自己「完全不是跑業務的料,也無法勝任銷售工作」,為此還向上級表明轉調部門的意願,希望能把我派至工廠做內勤。
但事與願違,我仍在業務部待了四年,而讓我萌生辭意的主因,是客戶對商品的大量投訴;實際上公司的商品賣得越好,客訴也越多,後來我才知道,產品本身就有瑕疵,要賣這種品質堪慮的東西,對業務員來說也很兩難,我的個性是無法昧著良心、靠話術伎倆矇騙顧客,也不想把這種東西推到客人面前,最後還是遞出了辭呈。
「夠了,我已經沒辦法繼續做這份工作。可是,這真的代表我不適合當業務嗎?」需要不斷跟人接觸的業務工作,本來就讓我很頭痛。但我並沒有完全下定決心放棄,內心仍猶豫不決;於是我找了朋友商量。
「也許真的有我做得來的銷售工作,賣什麼倒是其次。」我很想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份工作;「如果還是沒有答案,就放棄業務早點改行吧!」我這麼想。這也是我唯一的一次想法這麼正面積極,自己都覺得意外。而這項決定真的改變了我往後的人生,連我都嚇了一大跳;後來透過朋友介紹並通過面試,順利進入了日本最大人力仲介公司─Recruit。
但一進去沒多久我就後悔了!營業分部裡非常吵雜,聚集一堆興高采烈、嘰嘰喳喳的人們,整個職場氣氛就像高中校慶前夕。這間公司全是些和我性格完全相反、積極主動的一群人。
我在這裡完全格格不入,但仍努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我告訴自己「來這裡不是要和大家交朋友,而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。」並把精神專注在工作上。而圍繞在我身邊的全是些陽光開朗、能言善道的人,業績表現也都相當出色,我也沒有氣餒,盡力拿出最好的表現,但業績卻遲遲不見起色。
由於個性關係,本來和大家有著一道隔閡的我擔心著─ 工作上再不拿出點成績,就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了;就這樣六個月過去。說真的,這段時間過得很痛苦,可能是顧慮到我的心情,其他人平常也不太會跟我說話,這種讓人無法喘息的日子,已讓我瀕臨崩潰。
「我果然不是業務的料,差不多該離開這裡另謀他職了……。」正當這麼想時,業務代表叫住了我。
「你最近狀況好像不太好,明天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趟客戶那邊?」他很關心地問著。主動找我一起拜訪客戶,雖然開心,但內心不免又開始悲觀─「我雖然很樂意同行,可是就算讓我親自見識你的銷售技巧,大概也無濟於事……。」這位業務代表是相當隨和開朗的人,業績也是全國數一數二。
「即使讓我跟在他旁邊見習,我也沒那個本事學得來。」雖然心裡這麼想著,但隔天我們還是一起出發了。
驚人的震撼教育,我醒了
當親眼見過,我才發現,他的銷售方式完全出乎我的預料,他沒有侃侃而談炒熱氣氛,反而擺出正經八百的嚴肅臉孔,一句玩笑話也沒說,沒有死纏爛打的推銷,也很少在介紹自家產品,最後還成交了。我們跑了三間客戶,他拿到三份訂單,我無法理解原因何在,但這樣就夠讓我震驚!回程路上,他還對我說了句更震撼、足以改變我未來的話。
「做業務不能只光靠一張嘴,你其實真的很適合當業務喔!」他很肯定地跟我說。「……。」我完全啞口無言。
這還是我頭一次被人說「你適合做業務」,而且還是被一位優秀前輩一本正經地提點。從那一天起,我重新看待自己的業務工作。當時,還不明白業務代表的推銷方式何以處處制勝,但我弄懂了一件事——不需強裝開朗、無需口齒伶俐,同樣能勝任業務工作。
我不再逼自己言不由衷,也不再勉強擠出笑臉,結果客戶的反應與以往大不相同。這半年來業績不振的我,情況也有所好轉,四個月後,我甚至拿到業績達成率全國第一的殊榮。當然,這背後我也做足了功課,不是安安靜靜就沒事的。不僅是蛻變為頂尖銷售員,「不擅長交際的性格,同樣可以創造出漂亮業績」的這個事實,更帶給我一次極為強烈的震撼教育,這次的經驗也顛覆了我內心「因個性而成不了事」的刻板觀念。
真正的常理是「忠於你自己」
多年來,我一直盲目相信「再不改掉這種個性,不僅人際關係受阻、工作表現也比不上別人。」然而就在我踏入職場、歷經轉職來到 Recruit,並成為頂尖業務員後,這曾讓我深信不疑的觀念逐漸開始崩解——「不擅交際,真的有那麼糟嗎?」
一般人通常會認為口條流利、擅長帶動氣氛炒熱場子、性格活潑的人才適合做業務,意即─業務是給外向的人當的,但就連個性和外向南轅北轍、生性靦腆的我都能當上王牌業務,我才體會到業務銷售這個工作並不是開朗外向者的專利,這也是讓我不再墨守成規的一大契機,「世俗常理也會有例外。」當然,常理是常理,正因它往往具有充分的事實根據及實例佐證,不必因一己之見就否定一切,但我也因此看見了黑暗中的微微曙光。
「總會有屬於我的處世方法吧?說不定從今以後,不再這樣左右為難了。」不禁讓我這麼想。至少,在工作上能夠盡情展露自己真實的一面,不需要再遮遮掩掩,我不再要求自己說話非得滔滔不絕;也不再逼自己當別人的開心果,就算不這麼做,也能把業務工作做好;不止這樣,我還發現「忠於自己」能過得更快活、更輕鬆,面對客戶時,我也能處之泰然。
以前的我只有和家人相處時才能真正放鬆。若不改變自己、維持一貫的性格,人生也能如此順遂,那簡直就像做夢一樣,我隱約有這種感受。
性格沒有好壞,只有差異
總會有適合自己性格的辦法,我終於明白了這件事。不過在內心深處還是有著一股難以言喻的不安與茫然,我還是無法大聲和自己說「就保持這樣」。從小到大如詛咒般纏著我不放的那句:「你要再更積極一點!」仍在隱隱作祟。言下之意,正是「你就是個消極被動的人,一定要改掉這項不好的缺點!」我始終這麼理解。換言之,我會認為「就是不好」,即使了解有這樣性格的好處,還是無法敞開心胸、發自內心感到釋懷,可見在我心底某個角落還是有著一股罪惡感。
我試著提出一種假設情境─把小學六年級學生全體依照身高,由低到高排成一列。老師通常不會特別對體型嬌小的學生說:「把背挺直站好!」,同樣也不會刻意要求個子高大的學生「蹲低一點」,這也是理所當然,再怎麼踮腳或駝背,身高也不會說變就變。接下來我們試著依照個性,從安靜到活潑來改變排列順序。這時老師就會認真地對個性木訥的孩子說:「再表現得活潑一點。」
一般人都會覺得「個性是可以靠努力改變的!」改變不了,就是你自己不夠努力。無法否認,的確有人能夠靠著一己之力改變個性,沒有人會自願成為班上最木訥、陰鬱的那一位。我相信這樣的孩子,一定也曾想過「可以的話,我也想變得開朗一點!」也有以自己的方式嘗試改變。然而這樣的努力卻不見得有所回報,這不是一句「你還不夠努力!」就可以簡單帶過的,我自己就是過來人。
一個人的性格,不是靠別人的一句話,就能輕鬆改變的。
這是我的實際經驗。基於自身經歷,我才進行了上述的假設,我認為不應該要求性格木訥的孩子改掉這種「不好的個性」,就像我們不會對矮小的孩子說:「你的身高是不對的喔!」是一樣的。
人的性格並無絕對的好壞,只會有「個體之間的差異」。
因為這只不過是成千上萬性格的其中一種,只因我們擁有的性格與外向的人相異,這之中沒有所謂優劣或對錯之分,這個想法成了我的信心支柱——「這只是眾多性格的其中一種而已」只要這麼想,心中的無所適從也就跟著消失得無影無蹤,改變想法,就足以讓我迎向人生的轉機。
(本文出自《開始喜歡自己的不完美》,方言文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