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集重點
  1. 想一想,「在死亡之前,我們要如何去分配生命的活力?」
  2. 早點投資美好的體驗,可以取得長期的記憶股息,每次想起都感到快樂。
  3. 有些事晚一點做體驗會更好,那就別急著先做。
出版社:遠流 買書去

本集內容

(Tips:需要影片字幕的話,請打開播放機右下點擊「CC」)

今天要分享的書是遠流出版的《別把你的錢留到死》,他的英文書名滿激進、但是一聽就懂,叫作《Die with Zero》,意思是在你過世以前,剛剛好把身上的錢花到一毛不剩。

這個主張是怎麼來的?先講一個螞蟻和蚱蜢的故事。螞蟻總是非常勤勞地儲存糧食,讓自己存活下去,相反的,蚱蜢每天快樂跳舞、完全不存糧,等到了冬天就會餓死。過去人們用這個故事警醒自己,要未雨綢繆,但作者想問,像螞蟻這樣的人生,真的好嗎?

如果螞蟻這一輩子從來沒有享受和玩樂過,即便儲藏大量的糧食,牠算是過得好嗎?或許真正的 richer 不只是有錢,而是整個身心靈都富足。用這個觀點重新檢視跟反思人生,你可能會認為,也許應該要向蚱蜢更靠近一點。

這本書就是寫給一群螞蟻,提醒你還可以如何思考去過一個更好的生活。先想一想:「在死亡之前,我們要如何去分配生命的活力?」不停地賺錢、存錢,就相當於為了金錢消耗你的生命活力。人們常常會想,現在還沒存夠錢,不能出國玩、做更想做的事情,這些想法阻止你享受人生,卻沒發現生命活力也會逐漸地消退。

作者想告訴你,生命活力有限,不要成為金錢的奴隸,存來的錢是其實是可以花掉的。當你有一天回過頭看看一生精彩,記得的一定不是帳戶裡存的數字,而是生命中美好體驗的加總。想想看:哪些體驗會讓你感受特別正向?盡可能最大化自己的正向體驗,就有機會過一個更好的人生。具體的方法有哪些?

1. 盡早開始「投資體驗」

這跟理財觀念有點相似,書中叫做「記憶的股息」。當你創造了一個很好的體驗,成為記憶之後,每一年想起又能感到快樂,就很像是這個體驗持續支付給你一個利息。愈早開始體驗,記憶就能愈早開始付給你的股息,創造複利效應。

我第一次去歐洲玩是在17歲,高中畢業和同學一起出門,回來之後的每一年,只要講到歐洲旅遊的經驗,這段記憶就會一直浮現,想到那時候的快樂,付給我記憶的股息,持續了非常非常久的時間。

2. 考慮每種體驗的價值

除了要盡早開始投資之外,第二件事情就是,學會區分每種體驗的價值。對我而言,去歐洲玩可能就是一個高峰的體驗,讓我非常開心。但生活之中也有許多小的體驗,可以把它叫作小確幸,像是早上買一杯星巴克咖啡。這些小確幸也應該要提早投資嗎?其實未必。

如果它只是一種上班儀式,例如開工醒腦就是想要一杯星巴克,那這個行為未必會帶來正向的感覺,不如把錢存下來,投資在另一個能創造愉快體驗的事情,像是搶演唱會第一排搖滾區的票,帶來更大的正向體驗。

另外,時機也是一個因素。20歲去歐洲旅行跟40歲去歐洲旅行,你的感受一定不一樣。年輕的時候住青年旅館、打地鋪,用比較低的成本獲得這個經驗,但是到了40歲,要考慮的事情變多了,機會成本也比較高,像是你的小孩要一起嗎?還可以住青年旅館嗎?公司可以請這麼長的假嗎?而且40歲創造的這個體驗,付給我記憶股息的年數也遠比20歲少。回應到開頭講的,盡早去投資那些帶給你很多正向體驗的事情。

3. 體驗的價值也得看時機

但不是所有的體驗,都一定是在年輕的時候去做比較好。比如說,20歲去 Las Vegas 去賭城玩,資本比較少,無法感受現場的服務有什麼特別,如果年紀再長一點,有一些儲蓄,體驗可能就更正向。每個生命階段都有適合那個時候做的體驗,想一想你想參與的體驗什麼時候做比較好。整體而言,如果以後再做會更好,就留到以後做,但也不應該錯過年輕的時候該做的事,不一定要為了賺錢而放棄這些事情。

曾經有經濟學家用生命周期假說(life cycle hypothesis)來討論這個概念,意思思考如何安排花費和儲蓄,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。他的結論是,人生如果要過得更好,其實不應該把賺的錢全部存起來,而是學習花更多的錢。


前往購買 ► 別把你的錢留到死:懂得花錢,是最好的投資——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