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聽眾 Lawrence(以下簡稱 L),提到他對自己的職涯愈來愈迷惘。他擁有電子工程的專業,進入一家台灣製造業擔任採購,工作了快 4 年,雖然不討厭這份工作,但內容一成不變,讓他漸漸感到無聊,毫無成就感。他也發現「採購部門」在公司裡宛如雞肋,不論幫公司省下多少錢,似乎都不被看見;反觀業務部門成交一筆訂單,就會被老闆記得,以每年升遷、加薪的員工比例來說,採購部門都比其他部門少。
「升遷的天花板,在哪裡?」
身邊的親友告訴 L,採購是一份安穩但沒發展前景的工作,往上爬,最高也就是採購經理,而多數企業的管理階層往往是業務與生產部門。這讓他愈來愈焦慮,如果採購沒什麼發展機會,還要在採購領域深耕嗎?是否該回到電子工程相關的工作?但已 29 歲的他,完全沒有相關工作經驗,所學也幾乎忘光,又要跟剛畢業的學弟妹一起競爭,砍掉重練真的比較好嗎?
轉換跑道對於 L 來說,並非出於興趣、熱情,而是很現實的目的:想找一份有前途的工作。雖說行行出狀元,但他想要問:有些職位是否本來就沒什麼發展機會?有什麼方法可以評估某個職位的發展機會呢?
針對 L 一連串的問題,我建議先從「評估職位的發展機會」來思考起。職位發展的天花板其實是很看公司的。某個職位可能在 A 公司裡受到重視,但換到 B 公司則不是如此;反過來說,在 A 公司,某一職位不見得受到重視,可是換去 B 公司卻非常重要。
舉例來說,同樣是專案經理(project manager,以下簡稱 PM),有些企業裡的 PM 很有權力,可以談合約、指派團隊、要求一定等級的工程師來參與專案,搞不好還可以開除人;但有些公司的 PM 權力非常小,只能負責支援工作、記錄行程和團隊投入的工時,整理資料和表單給上級,或是負責聯繫、傳遞文件而已。
想被主管看重,不能不懂公司的「生態」
光是 PM 這樣一個角色,在不同公司裡的權力差異極大,所以你的發展完全仰賴這間公司是否看重這個職位。而是否能被看重,關鍵就在於公司的生態:
第一,老闆的經營哲學和心態。老闆的出身背景,往往會決定公司裡各職位的重要性。比方說技術出身的老闆,可能關注重點都在研發上;行銷廣告出身的老闆,可能更在意創意與流量。老闆不懂的部分,可能就不重視。
第二,公司的經營狀態或商業模式。假設公司的毛利很低,成本控制很重要,採購很可能是最後決定一張訂單「賺錢或虧錢」的關鍵角色,那麼在這間公司裡,採購就盤據了關鍵的位置;反之,如果公司毛利很好,產品很先進、甚至有定價優勢,採購部門不見得影響企業經營狀態,自然也就不太能凸顯價值。
我鼓勵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,評估職位發展機會時,不能只看自己,而要拉高一個層級,從公司經營的視角切入;甚至要嘗試思考同一產業、不同公司之間的經營狀況。搞不好你會發現:你的角色(以 L 來說是「採購」) 雖然在這間公司不重要,但可能會在同一產業的其他公司發光發熱,進而找到能夠真正定位自己的地方。
如何評估所處職位、部門的向上發展機會?6 個角度看清全局
再者,L 也疑惑:有什麼方法可以評估一個職位所處部門的發展機會?我有 6 個角度,重要性由上而下排列,提供給大家參考:
1. 能不能幫公司賺錢?
如果你的職位能決定公司是否賺錢,而且是直接與獲利連動,那老闆一定重視。比方說,最容易理解的是業務單位。如果這部門或是你自己非常有能力把東西賣掉,那麼在組織內一定會被看到;或是公司時常做專案、發展新商品,而你身處的產業不斷需要「殺手級新品」,那專案單位、研發單位能讓商品從無到有,講話自然也就更大聲。
2. 是不是公司的經營核心?
什麼是經營核心呢?比方說你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,火箭研發單位當然就是核心;在電動車大廠特斯拉,製作電池的技術部門肯定也會被看見。老闆腦海中的重點,通常在公司的發展性也會很好。
3. 能不能幫公司省錢?
如果你的職位在公司中雖然不能幫忙賺錢,但有助於省錢,能讓毛利有感提升,當然也是能有一定的地位。或許不是老闆眼中的明星,但最少也不是雞肋。
4. 能不能幫老闆做面子?
可以幫企業、老闆安排公關活動,抑或是帶來媒體的正面報導。當公司和老闆的正面形象提升時,股價和生意有可能會跟著水漲船高,這樣的專業人才在老闆心目中也會有一定的地位。
5. 能不能幫公司省麻煩、進而解決問題?
能夠讓營運維持效率或與法令遵循相關的職能,讓公司不觸法、不被告、營運順利、讓老闆省心,這樣的角色在公司內可排到第五。
6. 不得不存在的部門
因為政府規定,所以公司一定要有的職能;或是要處理多數員工都不想做、又不得不做的事情:像是整理會議記錄、管理檔案等。這些職務受矚目的排序會在比較後面。
以上這 6 個簡單的判斷指標,決定了你的職位在這間公司裡的定位,但我要再強調一次,你的職位在 A 公司不受重視,不代表到 B 公司還是一樣,這需要更綜觀全局的思考。
入錯行只能砍掉重練嗎?4 面向重新找到職涯可能性
最後,如果入錯行,除了砍掉重練,還有什麼轉圜的方法?回到本文一開始 L 的例子,我建議可以從以下四個可能性去思考:
1.哪間公司更重視你的職務?
在這個產業裡,大家都不重視採購嗎?還是其實有一些公司、有一些單位很重視採購?如果是,那 L 能不能有機會運用現在的資歷,轉換到重視採購的地方?如果這個產業都是如此,那 L 的經歷能不能讓他去別的產業做一樣的事情?一來,無須丟掉現在的經歷,而可以將經歷視為槓桿的支點,撐起更高的薪水、更好的福利、更大的話語權,這是我建議可以優先思考的策略,因為這樣對於 L 來說幾乎是零損失,同時獲益更多。
2. 能不能在公司內橫向轉職?
假設 L 綜合分析之後,雖然有其他公司很重視採購,但老闆很嚴苛;或是他真的很喜歡現在的公司、不願離開,那麼,何不往老闆更重視的部門轉職?譬如 L 發現老闆在公司裡很重視業務單位,而他當採購這麼多年,對零組件、商品也很熟稔,搞不好能轉去業務單位。從這個角度來評估,在同一家公司內,用現有的優勢轉職到另一部門,從支援到發揮價值,搞不好 L 會慢慢被看見。
3. 有沒有機會轉往合作的公司?
假設產業內,沒有更重視採購的公司,但既然當採購,一定會與供應商接觸,所以可能認識很多供應商。那 L 有沒有機會從甲方(採購),轉換到乙方(供應商)?L 擔任採購快四年,若能成為乙方,肯定非常知道甲方在意的細節,例如怎麼談價錢、規格在意點、如何驗收等。如果掌握產業生態的 L 轉去乙方,搞不好可以與甲方(採購)相處愉快,能給出剛好的規格,同時讓乙方的毛利最大化。這也可能是一條路,也就是從省錢的單位轉去乙方變成負責賺錢的單位。
4. 能否提升自己,取得其他機會?
假如上述 3 個可能性都行不通,不妨思考:能不能提升自己、取得別的機會?既然 L 也有電子工程師的經驗,有沒有機會尋求內部工程單位的工作?雖然要重新來過,競爭力是低的,可是如果現在開始,3 年、5 年後搞不好會超過現在的天花板。
總之,原則就是待在自己能有優勢又能被重視之處,這樣努力才能得到最合宜的回報。
大人的 Small Talk
- 能幫公司賺錢的部門,老闆最為重視。
- 如果是公司的經營核心、老闆的重點,通常在公司的發展性也很好。
- 能幫公司省錢的單位,通常地位不會差到哪裡去。
- 能讓公司和老闆提升正面形象的相關工作,也會有一定的地位。
- 能讓營運維持效率或與法令遵循相關的職能,在公司內可排到第五。
- 不得不存在的部門,其受矚目的排序會在比較後面。
- 如果入錯行,除了砍掉重練,還可以思考以下四個可能性:
- 環顧身處的產業,運用自己的資歷,轉到更重視自身職位的地方。
- 用現有的優勢在公司內「橫向轉職」,轉往老闆更重視的部門。
- 在產業內,從甲方轉換到乙方,發揮自身在甲方任職的經驗。
- 思考轉換跑道,以取得別的機會。
(本文出自《大人學破局思考》,三采文化出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