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人都原諒你了,那你自己呢?一個練習,成為自己低潮時的最佳盟友|《焦慮是你的優勢》

2024/05/31
摩拉.阿倫斯-梅勒
善待你的焦慮,但千萬別聽它說的話!杞人憂天不只關係到非理性恐懼,告訴自己某項工作太巨大、太可怕了,根本不可能完成,足以迅速削弱我們的表現。

本練習取自克莉絲汀.娜芙著名的「自我同理休息」(self-compassion break)練習,略加修改以便在忙碌的工作天使用。

當某種工作狀況激發你的內在判官,為自己騰出三分鐘。我發現換個位置相當有用,因為身體活動可以暫時平息我的內在判官,提示我的腦子重新啟動。如果你無法離開辦公桌,不用擔心,這個練習是內在的,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,不會有人注意。

首先,深吸一口氣,對自己說:

 「這是一個焦慮(或疼痛、緊張、苦惱——任何貼切的用語)的時刻。」
 「焦慮(或疼痛、緊張、苦惱)在工作中很常見,每個人都會不時遇上。」
 「願我在這一刻給予自己所需的同情。」

最後一句可以隨著情況任意調整。我曾在一次開會後使用這練習,當時我脫口說出一句輕率批評,久久放不下內疚和羞愧,儘管團隊很快接受了我的道歉,對我的失言一笑置之,說那沒什麼大不了,但我的自我同理聲明是「願我能原諒自己」。其他時候,經常就只是簡單一句:「願我能善待自己。」

這練習很有效,因為它喚起了娜芙所說的自我同理三要素: 正念覺察 (mindful awareness)而非過度認同你的負面想法和感受; 共同人性 (common humanily)而非孤立;以及 自我善意 (self-kindness)而非自我評斷。

【延伸學習】 覺得自己好胖、不夠好?用「擴散練習」跳脫負面框架|影音導讀《心適力》

杞人憂天

作為最常見的思考陷阱之一,杞人憂天是指憑著極少證據或毫無證據便得出最壞結論。那個小斑點肯定是黑色素瘤;和另一半爭吵預示著關係的結束;不那麼完美的績效考核成績意味著你會被解雇……無論面對什麼問題,杞人憂天者總會假設最壞狀況。

杞人憂天不只關係到非理性恐懼,告訴自己某項工作太巨大、太可怕了,根本不可能完成,足以迅速削弱我們的表現。就拿分析公司金流作為例子吧,當你打開會計軟體,你可能腦袋一片漆黑,突然間,一整個月的數字迅速化為一種信念,也就是業務重創,你就要無家可歸了。即使你完全覺察到這念頭不是真的,並且你有充分的反面證據,可是當你焦慮高漲,而且正受到這一種思考陷阱的支配,無論多麼古怪的「萬一……怎麼辦」情節也似乎都合理了。

獲獎作家艾胥莉.C.福特(Ashley C. Ford)敏銳捕捉到這種經歷中固有的虛假邏輯:焦慮和抑鬱是不可靠的敘事者。你可以聽它們說話,但你不必同意它們告訴你的東西,因為它們是騙子。「這就是它們做的事,」她說。「(它們的作用)就是對你撒謊,告訴你事情會一直糟下去,你也會一直給人惡劣的印象,但福特已學會分辨某種感覺是來自真實的自我,抑或受到焦慮和抑鬱告訴她的謊言的刺激。「你必須看情況,走走停停,『這是我的感受……但這並非現實,這是一種感覺,而感覺不是事實。』」

【延伸學習】 內心紛亂,如何為自己去除雜念?|影音導讀《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冊》

早在 2020 年三月,當股市暴跌,人們對 Covid-19 的憂慮飆升,我的一位大客戶取消了和我的小公司的合作,我很快認定我們的公司完了。我們絕對熬不過這關的,我不斷告訴自己。但後來我和我的事業夥伴(一個比我可靠得多的敘事者)商量,她建議根據數字調整預測,換句話說,要根據事實,而非我的感受。事實顯示,那年我們將損失一半收入,這很令人不安,但和完全停業的情況大不相同,因為憑著事實,我們可以進行調整來彌補損失。

杞人憂天是非理性的,因此你無法用說理的方式去克服它,要擺脫這種思考陷阱,較有效的方法是採取一個小而有意義的行動來阻止心理螺旋。有時它可以像找個較可靠的敘事者商量那麼簡單,有時也可以稍微再往前推進一步,看來或許微不足道,但就算取得一點點進展也能緩解焦慮,並給大腦重拾專注力、回復工作成效所需的推力,同時它也會讓你的注意力從想像中的惱人場景,轉移到富有效益的事情上。

總之,盡可能專注在近期的事務。你或許無法告訴你的員工明年甚至三個月後會發生什麼事,你無法保證一切順利,但你可以幫助你的員工和你自己對眼前的一週安心。專注於這點,等你平靜一點或者可以聽取可靠同事的意見時,再處理較大的問題。有時,為了安然度過當下,你必須把未來關閉一段時間。

(本文出自《焦慮是你的優勢》,平安文化)

上一篇
營收翻倍做不到?稻盛和夫:那就訂 4 倍!讓團隊動起來的逆向思考|《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》
下一篇
比爾蓋茲 2024 夏季書單:其中一本與他的童年相關,還推薦了諜報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