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集內容
(Tips:打開播放器右下「CC字幕」,就能獲得更完整的學習體驗唷)
各位讀者朋友好,我是《經理人月刊》的總編輯齊立文,今天分享的《雜訊》,有3位作者丹尼爾.康納曼(Daniel Kahneman)、奧利維.席波尼(Olivier Sibony)、凱斯.桑思汀(Cass Sunstein)。
這本書之所以眾所期待,絕對是來自於康納曼。為什麼他大有來頭?一,他是2002年經濟學獎得主;二,他前一本近似於學術型的著作《快思慢想》,不僅在社會科學、心理學領域引爆話題,更是全球暢銷書。
這位行為經濟學大師,在這麼徹底地研究人類的思考偏誤後,接下來又想發掘人在做判斷、做決定時,到底會犯哪些錯誤?而且很多時候是我們不自知的,那就是這本書的書名「雜訊」。
「不理性地做決策」,讓康納曼奪下諾貝爾獎
幫大家回憶一下《快思慢想》,它講到人有兩套思考系統:
系統一:我們很多時候是直覺反射,像你在開車時,還是可以做很多事,還是可以講電話、想等一下簡報要講什麼,這已經有點像膝反射。可能是因為累積了很多的經驗,或是思想懶惰,覺得這樣就好了、做這樣的決定就行了。
系統二:我們會比較審慎做決斷,會參考很多資料、統計數據。在做判斷時會引經據典、專家的見解等等。
但是,為什麼康納曼做行為經濟學的研究、人類心理的偏誤,會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?其中一個主因是,我們常認為人做決定時,是非常理性、精打細算的,而且一定對自己有利,這是經濟學的基本假設。可是,康納曼卻證實人做決定時,其實有很多偏誤,有時候不一定利己,甚至很荒謬、不可思議。
比方說,你已知道有個計畫再投錢就完蛋,可是你就會想頭已經洗了,所以就咬牙再投更多錢。結果最後證明,真的是徒勞無功,只是耗費更多成本,這就是「沉沒成本」。人性本就會有點偏誤,所以你在做判斷時,會有缺失是正常的,會做出錯誤判斷也是正常的。
想更精準下判斷,消去偏誤還要除掉雜訊
不過,為什麼康納曼講了這麼多決策偏誤後,還要來講雜訊?我認為最可怕的是,其實我們不知道自己做決定時有雜訊,我舉個簡單的例子,大家可以比較明白。
例如,面對同一件案子,如果有3位法官來判,有一個法官判得非常嚴,一個判得非常鬆,一個判得中等。3位法官做出3個不同的判決,那你會覺得去找法官判案,不就很像抽樂透嗎?抽到鬆的就賺到了,抽到嚴的就完蛋了。
所謂的雜訊就是在講這個,你會覺得判斷應該是公正、客觀、理性、嚴謹,但是它居然因人而異。康納曼和本書共同作者,會認為這件事情值得研究,主因是你去問那些法官:「你是不是有的案子判比較鬆,有的案子判比較嚴?」他會說:「我哪有,我就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。」
也就是說,我們可能知道自己有些偏誤,像是我特別喜歡或不喜歡某個人、我特別討厭賠錢、比較喜歡賺錢的感覺,這些在下決策時都會影響。這個我們好像可以察覺、可以分析,也比較願意承認。
可是如果我跟你講,你做決定的時候,其實常常標準不一。你在用這個人的時候,其實夾雜很多個人情緒。我覺得大多做決定的人,不喜歡受到這樣的質疑。基於種種原因,我們不太會察覺到,自己做判斷時有雜訊。
以上是第一部分,先解釋做決定時,雜訊扮演的角色。接下來,我會跟大家進一步分析到底有哪些雜訊,而且你看到時,可能會嚇一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