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集重點
  1. 現代社會中,工作已成為人們尋找認同和目標的新信仰。
  2. 在21世紀,事業成功帶來的往往是更多的工作,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精神滿足或休息。
  3. 當工作佔據了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,我們可能會忘記自己還有其他身份。
出版社:堡壘文化 買書去

本集內容

(Tips:需要影片字幕的話,請打開播放機右下點擊「CC」)

在當今社會,許多人對於工作抱有複雜的情感,既期待能夠在職場上實現自我,又時常感到不滿和挫折。《夠好的工作》由由堡壘文化版、西蒙・史托佐夫(Simone Stolzoff)撰寫,他透過九個章節,探討了關於工作的「九大迷思」,希望能幫助讀者在工作、生活、金錢、夢想以及尋找人生樂趣之間找到平衡,達到快樂又富足的狀態。

尋找工作與幸福之間的平衡

作者在職場上跌跌撞撞、摸索前行的真實經歷,讓這本書充滿了共鳴和啟發。西蒙・史托佐夫曾在面對兩個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時感到掙扎:一個是他一直嚮往的媒體工作,另一個則是在知名設計公司IDEO的機會。最終,他選擇了後者,卻發現自己在這看似完美的職位上並不快樂。這或許反映了許多人都曾有的經歷:即使是最理想的工作,也不一定能帶來真正的快樂。

書中有個故事內容是:有個悠閒快樂的漁夫,他被一個商人勸說投入更多時間工作,以獲得更多的財富和地位。然而,當漁夫問及所有這些努力的最終目的時,答案卻是回到了起點——自由地享受生活。這個故事反映了現代社會中一個普遍的困惑:不斷追求職業上的成功,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和滿足?

工作迷思1:你的工作,決定你是誰

第一章提到有位女生夢想在世界頂級的餐廳工作,她不僅實現了這個夢想,還和主廚建立了深厚的友誼,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事業夥伴。她全身心投入工作,收穫了豐富的成就感。然而,她逐漸發現自己與主廚在合作理念不合,工作也逐漸成為她人生的全部。當合作關係最終破裂,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,感覺失去了一切。

當工作佔據了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,我們可能會忘記自己還有其他身份。我們需要建立一種「自我複雜度」,擁有多重的自我身份,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時,才不會感到無所依靠。英國的管理思想家查爾斯‧韓第的《你是誰,比你做什麼更重要》也提到,人們往往以職業身份來回答「你是誰」的問題,從而將自己的身份過度依附於工作上。這種現象不僅限於特定職業,即使是父母或祖父母等角色,也往往被視為次要的身份。

【延伸學習】除了工作,你還有哪些面向?|影音導讀《你是誰,比你做什麼更重要》

工作迷思2:工作成為現代社會的新信仰

隨著時代的變遷,美國人傳統的宗教信仰逐漸淡化,越來越少的人參與教會或社群活動,這讓人不禁好奇,人們去哪了?答案或許在於,辦公室和職場已經取代了教會和社團,成為了現代人尋求認同和目標的新場所。

這種轉變背後隱藏著一種諷刺——在21世紀,事業成功帶來的往往是更多的工作,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精神滿足或休息。這個觀點提醒我們,當社會將工作視為最高價值時,我們可能會忘記生活中還有其他重要的事物和角色。

【延伸學習】做了很多事,工作卻更忙? 4 方法跳脫「效率陷阱」|影音導讀《人生4千個禮拜》

工作迷思3:做著夢想職業,就不像在工作

追尋夢想工作是許多人心中的最大迷思,賈伯斯和巴菲特經常提到,找到你熱愛的工作就沒有一天像是在工作,但這種理想化的觀念忽略了一個現實——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最熱愛什麼,或是即便找到了看似完美的夢想工作,也可能伴隨著低薪、不平等的待遇等問題。

書中提到「職業敬畏」概念,特別是在那些被認為是「高尚職業」的領域,如社工、醫生,他們往往被要求做出巨大的個人犧牲,包括時間和金錢,有時甚至是在面對不公平對待時也要保持沉默。

前往購買 ► 夠好的工作:你的工作不代表你,挑戰「夢想工作」的迷思,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