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有75%工作者都來自網路世代。「七八九年級生,要你懂,不要你管」
台灣員工10個有9個上班時都「人在心不在」!這些不投入的員工,很可能會拖累你的組織生產力、顧客評價,甚至是獲利能力。「員工投入度」不僅與多項企業指標高度相關,更是組織邁向卓越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會做事又會帶人,是組織對每個主管的要求與期許,也是主管的自我修練。
「走動式管理」沒有艱深的管理理論或技巧,更不是監督或干預員工工作,而是需要主管空出時間、離開座位,去傾聽員工、客戶的想法和困難,發掘出真正的問題與需求,進而提供協助與解決方案。最重要地,走動式管理不能偶一為之,要列入主管的日常要務之一。
員工不敢說、主管沒在聽,關係反而更加疏離。如何在面談中做到讓雙方暢所欲言、願意一同處理眼前難題,並建立互助互信的良好關係,是所有主管都該學會的基本功。
如何成為讓人願意追隨的領導者?從經理人的自我修練、領導帶人到決策3課題,向歐洲工商管理學院(INSEAD)領導力專家們學習,成為一個好的管理者。
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縱橫職場40多年,透過實例故事分享領導心法,讓經理人們在管理實務上借鏡。
工作者面臨職場升遷,從管好自己到管理一群人,如何帶領團隊,成為部屬願意追隨的領導者,是每一個人必修的課題。
在很多的企業中,領導者習慣用威權去領導員工,而威權固然有其功效,但領導者若希望部屬能竭盡所能地努力工作,絕對不是單純地依靠職位稱呼就能改變。
運動場上,有太多事值得我們學習,像是訓練專注力、意志力;在球場上制定戰術、和隊友相處,無形中也能增進團隊管理能力。